手机网站APP下载 [会员登录][会员注册]

荣审服务范围

  • 全国  电话:400-139-4131

法规

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政策解读 财税资讯 财经资讯 财会资讯 以案说法

服务

审计服务 资产评估 代理记账 高新认定 加计扣除 工商代理

实务

纳税实务财会实务出口退税税收协定税率查询新准则
最新消息:
关注我们
 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>>内部控制

内部控制

“三驾马车”拉动“三公经费”内控建设

添加日期:2016年01月15日

 “三公经费”公开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年度预决算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目前,从中央到地方均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“三公经费”公开机制。
  但是,政府部门在现阶段“三公经费”管理中,还存在一些问题,如在对“三公经费”进行账务处理时,存在入账科目不统一、年底集中结转账目的情形;在“三公经费”管理中,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全过程管理机制缺失。因此,各单位仍需在“三公经费”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上下很大气力。
  笔者认为,政府部门可基于财政部发布的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》的实施要求,建立健全“三公经费”内部控制运行机制,进而实现“三公经费”阳光下的有效运行。

  从三方面着手建立内控机制
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路径分单位层面、业务层面和信息化落地层面三个方面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从经费管理职责界定、费用支出具体规则设计、信息 化落地运行这三个方面来建设“三公经费”内部控制机制。
  经费管理职责界定主要是明确“三公经费”支出预算的编报、支出申请的提报、支出申请的审核、支付结算的办理及支出决算的编报等职责边界和职责事项。
  费用支出具体规则设计则通过明确“三公经费”预算编制的依据和程序,规范“三公经费”支出的范围、标准、审批权限、使用单据和管理要求,完善“三公经费”支出的实时监督和考评要求,实现对“三公经费”支出的全过程管理。
  信息化落地运行是通过在单位各部门部署经费管理信息系统,将“三公经费”支出的预算、范围、标准、程序、单据嵌入信息系统中,实现“三公经费”支出的电子化运行、信息化控制,并实现对每个部门每天是否有“三公经费”支出、支出的审批过程、执行进度以及是否超标等内容的实时掌握和实时记录,为单位领导提供实时的“三公经费”预算执行和支出情况信息。

  内控机制需要三个构成要件
  行政事业单位借助内部控制建设,搭建起的“三公经费”内部控制机制,主要有以下构成要件。
  一是“三公经费”支出操作指南。基于对当前“三公经费”支出管理现状的分析,从事前、事中、事后三个方面建立管理机制,从预算控制、归口控制、审批控制、标准控制、程序控制、单据控制及信息公开等方面对“三公经费”申请、报销的操作流程予以说明,为单位人员提供办理“三公经费”支出的工作指导,方便单位人员快捷办理“三公经费”支出。操作指南中列明单位“三公经费”支出范围和标准,改变以往审批权限和责任不清晰,防范出现超标准和超预算支出,并将预算、收支、采购、合同和资产管理过程衔接起来。
  二是“三公经费”支出管理制度。“三公经费”支出管理制度将外部的“三公经费”管理政策要求内化为单位内部的管理 制度,明确管理思路和原则,规范“三公经费”管理程序、表单、方法,在“三公经费”预算编报、支出范围标准、审批程序、财务报销及监督检查考评等方面明确管理要求,确保单位“三公经费”支出符合外部政策法规要求。
  三是“三公经费”支出信息系统。该信息系统将“三公经费”支出操作指南和管理制度等涉及的制度、流程、标准、规则加以固化,统一部署于单位各部门,实现“三公经费”支出管理及经济业务流转的线上运行,降低“三公经费”人为控制带来的风险。在信息系统中将“三公经费”作为费用支出的重点进行管理,最大限度的提高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。通过信息化运行可以做到经济活动管理规则的自由配置、业务流程的自由定义、业务指引的实时展现、管理报表的自定义设置,为单位领导提供实时的统计报表,共享重要管理信息,进而有效提高单位决策水平。 

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"bjds4006505616"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

荣审服务网络

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宁波成都深圳

联系我们|执业资质|法律声明|隐私与安全|网站地图

本网站归荣审版权所有 沪ICP备16041755号

全国统一客服热线:400-139-4131

累计在线人数:196242人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